半壶“水”的故事

半壶“水”的故事


  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广袤而荒凉。


  “胜利了!胜利了!”队员们的欢呼声在空旷的大漠上空回荡。20世纪80年代初,西北石油地质局第一物探大队物探分队队长、共产党员胡晓林和一群年轻的队员,在沙漠艰难跋涉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完成地震测量任务。


  正当他们欢呼的时候,一个意外,让他们近乎陷入绝境,也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半壶水”的故事。


  “糟糕!”司机踩了几脚油门,打了好几次火,“老解放”车就是不动弹,车子又“叭窝”了。而此时,离最近的塔里木河补给点还有近30公里。


  “爬山丘、过沼泽、战沙暴,我们都挺过来了!趁天色尚早,将辎重留在原地,带上测量资料,走出大漠。”是队长,更是一名党员,胡晓林慌而不乱,他的语气坚定而平静,


  走出大漠,谈何容易。即便是有经验的老物探队员,也不敢轻易尝试徒步走出大漠。


  “我们听队长的。”队员们向胡晓林投去信任的目光。


  胡晓林均匀地将水倒在每个队员的水壶里,可轮到自己时,已经没水了。他偷偷躲到车后,快速地将水壶扎到黄沙中,正好填满半个壶,拧紧壶盖回到了大伙儿身边。


  “一人只有半壶水了,大伙儿省着点喝,坚持走到塔河没问题!”胡晓林笑呵呵地说。


  烈日灼烧,尽管队员们省吃省喝,但超强度的体力消耗,很快水壶见底,干粮告急。这时,距离塔里木河还有10公里,可天色已晚,他们不得不宿营下来。


  第二天,天刚亮,队员们又继续前行。由于缺少水和食物的补给,不少人已接近身体极限。而胡晓林因长时间没有进水,身体近乎虚脱。


  “大家再坚持坚持,马上就到了。”他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党员的信念、强大的意志力支撑着他不能倒下。


  “快看!胡杨林!”正午时分,队伍中突然传来一阵沙哑的欢呼声。


  胡晓林望向远处,似乎看到了塔里木河的流水,向他流淌过来……他的眼神开始迷离,头部眩晕……他再也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队长,队长!”大伙儿一边大声喊着队长,一边迅速拿出他的水壶给他补给水。


  水壶倾倒的瞬间,流沙扑扑地往外溢出,“浇”到了他的脸上。时空仿佛凝固了,大伙儿瞬间明白了一切,若不是队长实在支撑不住晕倒,谁都不会发现这半壶“水”的秘密。


  四十多年过去了,这半壶“水”的故事,刻印着一位石油战线共产党员在生死关头冲锋在前的赤诚和担当,激励一代代石油人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信息来源: 
202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