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工程舵手  科研标兵

王雷,男,汉族, 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7月参加工作,油气田开发专业博士,历任工程院采油研究所所长、工程院副总工程师等职,现为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院总工程师。

他先后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碳酸盐岩油藏堵水被自治区鉴定为国内首创、国内领先水平,碎屑岩选择性堵水被中国石化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超深层稠油降粘关键技术、塔河超深井有杆泵举升技术分获中国石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三等奖。他先后获得分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中国石化十一五勘探开发优秀项目突出贡献奖,分公司先进个人、科技标兵等荣誉。工作以来,获得专利15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发表期刊、会议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12篇。2012年获开发建设新疆奖章。

     

迎难而上学无止境

2005年8月10日,王雷第一次上井取样,亲见了一包沥青块一样的东西,那就是他至今难以忘怀的稠油“黑金”。后来,他到质检站做实验,用刀切割稠油的时候,他发现刀都弯曲了,油样却完好无损。

面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这一世界级的石油开发难题,以前所学根本派不上用场,王雷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老铁人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不时在他的耳边回响。  

亲历一次次的震撼之后,王雷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钻研,战胜困难,做一个攻坚克难的石油科技工作者。为了尽快攻克塔河油田采油技术难题,他先后自费购买了大量专业书籍,一有时间便一头扎进书本里给自己“充电”。只要到了南疆,他总爱跑到实验室去,跑到井场上去,跑到石油工人中间去。他曾经很自豪地说:“很多灵感都是‘跑’出来的,呆在办公室只能是闭门造车。”所以至今,他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

他把实践作为课堂,把办公室当作家,“五加二”、“白加黑”地连轴转。尽管成天与繁杂的数字和堆积如山的技术资料打交道,眼睛熬红了、脖子挺僵了、腰板坐痛了,但他全然不顾。目前,塔河油田面临着由二采转三采、由井周挖潜到井间剩余油动用的迫切需求,然而采油方面仍然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储备,王雷对此心急如焚。他经常走到技术员中间,号召大家多看文献,多学习别人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多写调研报告,多提思路。

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习水平,他多次带领技术人员深入采油厂,学习油田一线在控水、防递减、提高采收率方面的有效做法。同时,积极组织技术骨干到东部油田,考察工程与地质、油藏结合的广度、维度,考察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提升了工程院单井潜力分析和油藏评价水平,同时也为塔河油田工程技术提出了很多新的攻关方向。

     

坚守一线攻坚克难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和碎屑岩油藏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接替层位少,给油气开发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分公司多次组织成立“上产服务队”,王雷总是冲在最前面,并且主动请愿去任务最重、人数最少、困难最大的区块。由于技术精湛,工作出色,每次科研攻关的重任都落在他的肩上。

在上产服务队的那段时间,王雷一直坚守在上产第一线,一呆就是3个多月。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调整实验方案,在现场通宵达旦地进行新工艺施工,在去南疆的车子上打盹,在临睡前又一次因为没及时跟家里打电话而内疚……但是在他的带领下,他的技术团队先后完成了100余井次采油方案设计的编写,组织开展了10多项卓有成效的新工艺、新技术现场试验,攻克了10多个科研技术难题,5项新技术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在DK18H井开展超细颗粒堵水施工时,白天还是艳阳高照,可到了夜里,突然下起了雨,气温特别低,他穿着单薄的衣服,连夜指挥施工,一直忙到凌晨六点施工结束。塔河凌晨的风像冰冷的刀尖刮在脸上,他忍不住剧烈地咳嗽,可他还是硬撑着疲惫的身子跟施工队伍商量着堵后监测事宜。

每当提及塔河堵水技术的进步,“自学成才”的王雷脸上总绽放出欣慰的笑容。那些辗转于南北疆忙忙碌碌的日子,那些坚守在实验室进行堵剂攻关的日子,那些站在泵车上任凭汗流浃背的日子,似乎在他的心目中,已不再是一种痛苦和折磨,而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针对漏失井的以“多级分段”为核心的复合段塞堵水工艺现场应用15井次,增油12266吨;碎屑岩水平井堵水新工艺现场试验95井次,累计增油65374吨,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9.5。

为了弥补塔河油田采油工艺的不足,王雷从室内实验做起,先后组织开展缝洞型油藏调剖、碎屑岩水平井高效堵水、凝析气藏控水治水、复杂油藏提高采收率等多项技术研究,成功解决了复杂井堵水、凝析气藏开采、阁楼油注气开采等生产技术难题。

     

管理有方不断创新

在工程技术研究院采油所担任所长的时候,王雷十分注重借鉴优秀企业的团队管理方法,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针对采油所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的现状,他提出了“打造基础研究与现场实用并重的创新团队”的管理目标,并创新性提出“思想觉悟领先、业务技能领先、工作业绩领先,培养一支优秀队伍”,即 “三先一优”的管理方法。在新的管理制度的引导下,采油所稠油关键技术开采团队被中国石化授予“创新团队”称号,堵水项目组连续两年被评为“西北油田分公司先进班组”。

到了总工程师的领导岗位后,三个专业室的管理重担一下子压到了他的身上。然而让大家很诧异的是,王雷不仅能迅速适应角色,还能很快扮演好这个角色。

在采油所,他积极探索班组-项目组网络化管理模式,按照工作性质进行专业重组,通过两个大方向9个项目组统筹运行,取得“双管齐下”的良好效果。在他的指导下,采油所负责撰写的班组建设论文——“三必备要素”在油田科研特色班组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在《中国石油和化工》杂志上发表。

在储改所,他积极倡导并建立了“特色专业室”,成员全为2012届新分学生,旨在减少青年员工的思维桎梏,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2013年工程院举办青年学术论坛,储改所取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的好成绩。

在修井所,他大刀阔斧地创新人才培养渠道。鉴于师带徒形式化,王雷采取了“软结合、硬考核”策略;鉴于科研技术传承难度大,他积极推行科研梯队建设和先进典型建设;鉴于职工工作积极性低,他探索了“技术创意大赛”、“头脑风暴”、“职工论坛”、“每周一课”、“职业规划”等多种模式。

王雷还在自学工程院“钻”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大大完善了工程院企业文化的子文化。在他的指导下,采油所根据专业室实际,建立了两个专业文化,即堵调专业的“精细堵水,专业调剖”、提高采收率专业的“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超越”;修井所也根据自身发展目标,提出了“作业先做人,修井先修身”的班组文化。

2013年,王雷分管的所室共获得科技奖励8项,授权专利7项,发表论文37篇,3名同志荣获工程院首届“科技之星”, 3个自主项目荣获工程院第一名。

     

播撒爱心传递智慧

担任自治区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期间,王雷深感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他积极组织并参与自治区团委组织的各项交流和帮扶活动,多次参加了与国外访问团体、协会内部成员、省属高校大学生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将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与他人分享。同时,他还与对口帮助的新疆化工学校一个班级的学生定期进行交流研讨,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获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油田技术专家,王雷热爱自己的专业,更热爱新疆这片热土。他说:“是西北油田培养了我,我离不开石油事业,我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用在工作中。”由于工作原因,王雷长期在南疆一线值班,平时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屈指可数,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心里装的是油田,想得最多的是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从未停止过科研的脚步。

工作以来,王雷不仅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而且还把自己从实践中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同事。在同事们眼里,王雷不仅是一位博士后专家,而且还是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特别是对于青年技术人员,他更是手把手地教。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年轻人能多学点本领,快速成长起来,这样我们的团队发展才有后劲!”

在现在的岗位上,王雷仍然非常关心青年技术人员的成长,经常到各所询问新分员工的发展情况。他的办公室有一张会议桌,在这张桌子上,他多次组织青工谈心或听取青年员工的技术汇报。“每一位青年员工都要敢汇报、能汇报、会汇报,想练习的话就过来找我”,王雷不只在一个场合对大家说。在他的督促下,很多青年员工成为汇报能手,并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部分成为学科的带头人。然而王雷没有因此而松懈,他还是很热情地对下一届新分员工重复着同样的话。

多年来,王雷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塔河这片沃土,他就像一架永远不知疲倦的战车,在塔河油田建设发展中用责任和忠诚书写着一段精彩的人生。

 

2011年6月王雷(中)和技术人员焦保雷(左)、李衍(右)一起讨论机采管柱受力问题。  李亮  摄影

2011年6月王雷在塔河油田注水施工现场进行技术调研。 李亮 摄影

2012年6月王雷(右)在科研园区询问新分员工何星(中)、秦飞(左)成长情况(摄影 潘阳秋)

2012年9月王雷在工程院质检站进行稠油降粘实验 邢钰摄


信息来源: 
2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