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华

攻坚克难  勇攀高峰

李新华,男,汉族,196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7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同年7月参加工作, 2009年6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

工作以来,李新华承担了多个国控科研、中国石化科研和分公司科研项目,并承担井位部署、产建方案研究、滚动评价和老区调整等多个生产项目,带领碳酸盐岩开发团队,取得了多项荣誉。曾荣获全国能源化学系统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化塔河碳酸盐岩油田开发突出贡献奖、中国石化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2013年4月被聘为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开发专家。

     

真抓实干  身先士卒

李新华自1990年毕业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塔里木盆地的油气野外地震勘探中,当时野外物探工作条件极为艰苦,“天当被、地当床”的卷席筒工作方式,使当时一起分下来的部分同事产生了畏惧心理,但李新华热爱油气勘探工作,从物探队的技工班、钻机班,到仪器组、室内组,他积极工作,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很快便掌握了地震勘探技术。从事油气野外勘探工作8年,深深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为后续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1998年,他调入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开发研究工作,该类油气藏的开发难度极大。李新华深知勘探转开发,专业知识跨度大,必须加倍学习和工作。他利用工作之余如饥似渴学习油藏工程知识,并顺利考上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专业研究生。2002年他担任了油气开发研究所塔河油田产能建设和井位部署研究项目第一负责人,该项目是全院开发工作量和责任最大的项目,李新华带领项目组加班加点,每年保质保量顺利完成。从2002年至今,他带领项目组研究优化井位1500余口,有力支撑了公司油气产量、效益的持续增长,为公司的快速上产作出了贡献,并多次获得“中国石化先进项目组”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新华常说,选择了石油,就选择了奉献,终身无悔。2009年起李新华担任油气开发研究一所所长,该所主管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开发工作。由于长年加班加点的超负荷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颈椎炎,肾囊肿,肩部和腰部常常痛得无法坐下,他就常常蹲着工作。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李新华的身影。2012年12区、10区等主建产区随多期次的产建、调整,出现缝洞体连通规模变小、油水关系更加复杂的困难局面,方案研制难度巨大。这时李新华主动带领项目组潜心理顺工作思路和方法,分不同井区认真对比分析油气富集的具体控制因素、成藏模式和剩余油赋存模式,连续3个月加班加点,最终高质量完成方案编制,实施后效益良好,得到了中国石化油田部领导的好评。2013年西北油田分公司的上产任务繁重,风险增大,他每个月都抽出时间和产建项目组一起研究优选井位,将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理论、新技术与开发实践紧密结合,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为主线,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爱岗敬业刻苦钻研

李新华时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观念。勇挑重担的他,将繁忙的生产项目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先后主要承担或参加完成了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和公司级的生产、科研项目,在塔里木盆地缝洞型油藏开发地质及描述技术、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是国家重大技术专项“十一五”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基础研究”、和“十二五”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采机理及提高采收率基础研究”、“塔里木盆地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开发示范工程”的课题负责人,除获得多种奖项和荣誉外,他先后在各类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专业技术译文和文献资料约20万字,参加编写科研专著2部,编写完成了各类生产、科研报告40余份,通过多年攻关研究,与西北油田分公司开发研究团队共同创建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理论与开发模式,创新形成了4项开发关键技术,于2012年获得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团队光荣称号,形成的重要开发关键技术已成为“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我国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分公司“十一五、十二五”的油气持续增储上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言传身教凝心聚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李新华带领的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开发研究一所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岁的年轻队伍。年轻意味着朝气和活力,但同时年轻也面临着经验的匮乏。每次遇到难题时,李新华就耐心地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和丰富的开发经验开拓大家的思维,并常说“方法总比困难多”;“李所太较真!”有同事说。“布置给我们整理一个表格、做一张油藏地质剖面或是做一个幻灯片,他都要提前嘱咐一遍细节,然后还亲自去检查一遍,最后再提醒一遍需要注意的地方,报告的结构和格式、PPT具体怎么修改,都会讲得一清二楚。”对于科研项目,李新华决不允许存在一丝疏漏。

当发现职工出现焦躁情绪时,他就找机会和他们谈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这些年轻人截弯取直、不断取得进步的方法。李新华为人师,传道授业,是新人成长的领路人。

所里的年轻人大多来自内地,长年离家在外。李新华不仅重视这些年轻人在工作上的进步,对他们的生活也非常关心。“家中老人身体好吗?”“爱人在南疆工作多长时间回来一次?”偶尔碰上带孩子的同事,他会耐心地和小孩沟通。

2009年“7·5事件”发生时,正值新员工报到的时间。李新华在第一时间赶到新员工的住处,他用温和的话语安抚他们的情绪,让远离家乡的他们得到了如亲人一样的关怀。

李新华经常和主管所室长、年青人员交流技术攻关方向和管理经验,积极倡导“有困难找所室长,永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持续增强团队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油气开发研究一所连续8年获得西北油田分公司基层标杆队称号,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所室长和技术骨干,为油气开发队伍建设打下了基础。

     

豁达睿智奉献石化

李新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谈起工作时的睿智笑容。但提及家人,他常是一脸的愧疚。虽然父母都在身边,却一个月都很难相见一面,因为每年的开发工作任务都很繁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方案从自己的手中一一完成,不加班的时间屈指可数,所以经常很晚才回去的李新华又不好那么晚再去打扰老人。对于妻子和孩子,李新华也觉得很对不住她们。妻子长年在南疆值班,自己的工作又很忙,根本就顾不上孩子,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情形也培养了孩子独立的性格。妻子和孩子有时会小抱怨,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对于他自己,因为长时间的过度劳累,腰椎、颈椎都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有时腰椎钻心地疼起来,往椅子上坐都很困难,但他没有时间去治疗,他只能咬牙坚持着,因为他知道一线的生产等不得。他深知,只有企业更加蓬勃发展,才有家庭的幸福美满。

工作多年来,李新华知道,只有靠技术,靠高素质人才和高效团队,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他积极打造“高效工作、快乐生活、魅力油区”的正能量氛围,面对荣誉,他没有丝毫骄傲,继续勤奋工作,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2009年李新华在研究院办公室工作,由于常常加班和腰部疼痛,特备了行军床和按摩靠垫。摄影者:杨迎春

2012年西北油田分公司科技园大会议室,分公司副总兼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黄太柱给李新华颁发全国能源化学系统五一劳动奖章和证书 摄影者:孙秋菊

2012年自治区体育训练中心,李新华参加研究院运动会  摄影者:张晓

2013年10月李新华在采油三厂托甫台区,开发井位地表勘察  摄影者:杨敏

李新华与同事共同讨论

李新华在工作中

  

 


信息来源: 
2016-10-31